清河社区暑假托管班,孩子们在书海中畅游
孩子们在香严社区夏日奇趣营中释放活力
锄沟社区孩子们在认真学习安全知识
七月的柳林,暑气蒸腾,柳林县香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却热闹非凡。二十几个孩子围坐成圈,大学生志愿者正拿着彩纸教大家折“会跳的青蛙”。“老师,我的青蛙肚子鼓起来啦!”三年级的苗苗举着作品欢呼。这是柳林县暑期托管班“夏日奇趣营”的日常一幕。
展开剩余70%分龄托管 每个孩子都有专属节奏
清晨七点五十分,龙城社区“幸福龙城”托管班的门口已排起小队伍。二年级的朵朵踮脚把书包放进储物柜,转头就扑进志愿者怀里:“张老师,昨天教的古诗我会背啦!”一旁的登记本上,三十多个名字工工整整,社区工作人员正拿着消毒喷壶仔细擦拭课桌,“从签到到场地消毒,每个细节都不能含糊。”
活动室被巧妙分成两块天地:东边的小课桌前,低年级孩子正跟着老师读《静夜思》,小手指着黑板上的生字,认真地念“床前明月光……”西边的长桌旁,高年级学生埋头演算数学题,志愿者王志刚蹲在桌旁,用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线段图:“这是和差问题……”六年级的小杰突然眼睛一亮:“一画线段,我就懂了!”
“我们实行分龄化管理,低年级侧重知识衔接,高年级主攻作业辅导。”龙城社区暑期托管班负责人王志刚指着墙上的课程表,“低年级有书法、口算,高年级有阅读写作,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说话间,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描红本跑过来:“哥哥,我写的‘人’字好看吗?”本子上的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王志刚笑着竖起大拇指:“比昨天进步多啦!”
多元课程 动静之间绽放童年活力
午后的清河社区亲子读书班飘着墨香。五岁的安安正趴在妈妈腿上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手比划着“像小河那么远”;隔壁的积分兑换处,四年级的小宇用三十个读书积分换了本《昆虫记》,举着书蹦跳着去找小伙伴分享。“每周我们都有亲子共读时间,家长放下手机陪孩子读书,还能积分换礼品。”社区志愿者拿起一本磨损的《爱的教育》,书页里夹着孩子们画的书签,“你看,这是共建书香社区最好的见证。”
龙城社区的活动室里,热闹得像个小乐园。黏土教室中,孩子们的小手在彩泥上翻飞:穿背带裤的豆豆把紫色黏土捏成“会飞的鲸鱼”,尾巴上还粘着银色亮片;扎马尾的萌萌正给黏土小兔安耳朵,鼻尖沾了点蓝色泥料,像落了只小蝴蝶。隔壁舞蹈房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原来是孩子们学会了新的踢腿动作,粉色舞裙旋成一朵朵盛开的花,汗珠顺着发梢滴落,在地板上晕开小小的水痕。
“三、二、一,跳!”室外操场上,三十多根跳绳同时扬起,像一片流动的彩虹。志愿者小李正帮一年级的刘以沫调整姿势:“手腕轻轻摇,就像摇拨浪鼓一样。”试了三次,绳子终于顺畅地飞起来,刘以沫咧开嘴高兴地笑了。
百姓心声 托管班成“幸福标配”
傍晚六点以后,田家沟社区托管班门口挤满接孩子的家长。刘娟娟刚下班就匆匆赶来,儿子乔佳垚正举着黏土恐龙跑过来:“妈妈,这是送给你的‘守护神’!”她接过作品,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手心,眼眶微微发热:“以前暑假总把他锁在家里,现在每天他都跟我讲新学的本领,我们上班都踏实多了。”
“双职工家庭,孩子们最缺的就是陪伴,我们整合资源办托管班,就是想让孩子们有人管、有人教。”柳林县田家沟社区居委副主任兼妇联主席李彩虹说,社区作为居民的贴心家园,一直关注着居民的需求和困难,暑期托管活动就是我们为解决家长们的实际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惠民举措。
暮色渐浓,孩子们的笑声渐渐远去,志愿者们在整理教室:把散落的彩笔插进笔筒,将歪倒的小板凳摆整齐。从“看娃”到“育娃”,从“难题”到“暖题”,柳林县各个社区托管班用多元服务编织起暑期成长网。这个夏天,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方寸天地里,家长们卸下了焦虑与牵挂,孩子们收获着知识与友谊。记者 木二东
来源:吕梁晚报股票配资神器
发布于:山西省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